半城璀璨,半城烟火
这里曾历尽风雨
如今盛世莲开
妈祖阁、大三巴、金莲花广场
这里,中西合璧、繁而有静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跟着央视新闻打卡笔记走进
祖国的掌上明珠
澳门
01
澳门与海
珠江入海口的海域盛产蚝,因蚝壳内壁光亮如镜,这里被叫“蚝镜澳”(澳:泊口),后雅化为“濠镜澳”,又因南北有两山对峙,好像澳之门,逐渐变成了“澳门”。
这片由澳门半岛、氹(dàng)仔、路环及路氹城(路氹填海区)组成的土地,陆地面积33.3平方公里。
面朝大海,人们向海而生。坐落在海边的妈祖阁寄托了当地人的心愿,也见证了这里从小渔村一步步登上世界大舞台。
△妈祖阁。相传一艘渔船航行时突遇狂风雷暴,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人们在她上岸的地方,修建庙宇供奉她。
16世纪,一路向东的葡萄牙人来到这里,他们登陆后,妈阁的音译Macau便成了澳门的葡文名字。
后来,澳门成为重要的港口,丝绸等中国商品从这里销往印度、菲律宾、日本,甚至欧洲和美洲,一场持续四个世纪的碰撞和融合在澳门上演。
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澳门诞生了中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也印制了中国境内最早用西方铅合金活字排印的第一部中文书籍——《华英字典》。
△澳门大炮台于1626年建成,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
02
澳门,步步生“莲”
澳门与莲花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昔日澳门半岛未填海造地之前,因其地形貌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而被冠以“莲花宝地”的称号。
每年6月,澳门都会举办荷花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莲。
除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货币上,有莲花的图案外,澳门不少的街道、历史建筑、自然景点,也以“莲”命名。单以“莲”命名的街道,就有11条。
△金莲花广场。1999年,中央政府赠予澳门特别行政区《盛世莲花》雕塑。
03
色彩斑斓的“多巴胺”世界
“华洋共处,中西合璧”是澳门的特色。
你可以见到16世纪的医院、17世纪的教堂,可以走进18世纪的慈善机构,逛一逛20世纪的市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参差落座,组成了“三步一世界,一街一风格”的城市布局。
△文艺小巷疯堂斜巷
虽然建筑形态各异,但五彩缤纷的“多巴胺”建筑配色,是留给每个到访者的共同印象。
人们沿用海滨城市的风格,把房屋涂成鲜明的红、绿、黄、蓝色,并用白色勾边,让澳门成为一座被打翻了调色盘的城市,浓郁的色彩绘成了生活的底色。
04
历史城区里citywalk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
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就从澳门历史城区开始吧!
绝大多数人对澳门的认识,都从大三巴牌坊开始,也就是圣保禄大教堂遗址。
圣保禄学院是一所西式大学,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历三场大火后,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
这面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石壁,在全世界天主教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中国、日本的工匠将象征各自国家的牡丹和菊花融入前壁的石刻。
由于非常显眼,本地人见面大多都会选在大三巴碰头。
同样拥有热闹人气的,还有议事亭前地。
“前地”在澳门是广场的意思。开埠至今,议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门的市中心,许多节日庆祝活动都在此举行。
△巴洛克式玫瑰圣母堂,有醒目的鹅黄色外墙。
新古典主义白色建筑仁慈堂是亚太地区最早的慈善机构之一,这里开办了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并设育婴堂、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
离开人声鼎沸的议事亭前地,向西南侧步行,不久可抵达安逸宁静的岗顶前地。这里和议事亭前地一样,有一片马卡龙色建筑。
建于1860年的岗顶剧院,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剧院整体呈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岗顶前地显得十分鲜明。
如果说有什么建筑可以像大三巴牌坊一样代表澳门,非东望洋灯塔莫属。这是中国沿海地区第一座现代灯塔,于1864年设计建造,在东望洋山之巅,可俯瞰整个澳门。
东望洋灯塔曾是船舶进入珠江的地标,澳门于世界地图的地理定位就是以东望洋灯塔坐标值标示的。
△东望洋灯塔
城区里的福隆新街是一条适合步行的街道,手信店、老字号遍布。街上的新华大旅店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2046》的取景地,这里也保留着电影《花样年华》中的唯美阶梯。
郑家大屋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建筑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的特色。
中式蚝壳窗与百叶窗并存,多样的文化在这里碰撞闪光。
05
石仔路有故事
走在澳门历史城区,记得留意脚下,碎花岗岩石铺就了经典的葡式石仔路。在议事亭前地、塔石广场等地,你都能看到石仔路。
这是一种传统的人行道路铺砌方式,拼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如帆船、花朵、海洋生物、地图和罗盘等。
△澳门的路面上,随处可见海洋元素。
在议事亭前地,以喷水池为中心,脚下的碎石子路呈黑白相间的波浪状向四周延伸,波浪形路面让人联想到广袤的大海。
06
大街小巷的“青花”路牌
走在澳门大街小巷,白底蓝字的路牌格外引人注目。路牌与建筑外墙上精美的瓷砖画交相辉映,文化的碰撞被“墙上青花”记录了下来。
瓷砖画发源于摩洛哥,人们将这种瓷砖工艺大量应用于建筑墙壁装饰上,用一幅幅小的瓷砖画,拼贴出完整的图案。
随着亚欧大陆交流加深,中国的青花瓷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喜爱。原本色彩斑斓的瓷砖画,也逐渐演变成蓝白色系。
07
四通八达的桥
澳门半岛与氹仔岛和路环岛,经由四座大桥及一片填海土地相连接。
今年10月1日,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连接澳门半岛与氹仔岛的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四座跨海大桥构成澳门标志性的“镜海长虹”景观。
在粤港澳大湾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开通6年来,不断刷新车流、客流量纪录,成为促进大湾区要素往来流动的“大动脉”。港珠澳大桥口岸、横琴口岸2024年出入境人次总数双双突破2000万,创历史新高。
08
在澳门寻找松弛感
澳门人的日常松弛悠闲。
在氹仔,一百多米长的官也街充满人气。1983年,官也街成为澳门首个行人专用区。
如今,在街巷中的餐饮小店,常能看到络绎不绝的人们品小吃、喝咖啡,也总能在角落里找到奇妙和心仪的货品。
△官也街旁的兵房斜巷,建筑物外墙粉饰五彩缤纷的涂鸦。
沿着十月初五马路漫步到船铺前地,治愈系的色彩让人心情明媚。
当地的艺术家把曾经渔村的样子涂鸦上墙,坐在路牌旁的长椅上,可以望到海湾对面的橙色房顶和钟楼,感受海风的轻抚。
来澳门,一定不能错过“澳门新八景”。其中一景“双湖塔影”由南湾湖、西湾湖和澳门旅游塔组成,是集合自然风光和风情建筑于一体的综合景区。
△高楼林立中,澳门旅游塔一枝独秀。
在澳门,你既可以看到历史城区的老建筑,也可以在伦敦人、巴黎人、威尼斯人感受到澳门的奢华。
△澳门巴黎人。图片来自:@DDDarko
△澳门伦敦人。图片来自:@YK的城市日志
△澳门威尼斯人
在澳门,你既可以感受城市的魅力,也可以在黑沙滩感受黑色的细沙,沉迷于恰到好处的阳光与温暖的海浪。
△澳门黑沙滩
今天的澳门是不少世界级赛事的场地首选。
从澳门旅游塔出发,步行不到30分钟,就能在看到刺激感拉满的澳门大赛车博物馆。一个热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么么鸟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