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综合施策,科学防癌”。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在我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中,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发病人数均位居前十。更有观点指出,肺癌已经“盯上”年轻人,究竟是否如此,早癌筛查又应当如何做?如何做到关口前移?
就肺癌年轻化的提法,4月17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大坦沙院区启动主题为“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大型科普义诊活动上,广医一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研院院长、肿瘤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坦言,“从统计数据来看,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公众加强了对癌症早筛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呼吸道感染增多,通过肺部CT的检查,排查发现了一部分年轻的肺癌患者,这个结果并不能证明“肺癌年轻化了”。
何建行教授建议,我们提倡通过低剂量螺旋CT进行早期筛查,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和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早期筛查至关重要。不过,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如何及早诊断仍然是个世界难题。临床亟需有一种稳定、灵敏、无创的能“精准判定”肺结节良恶性的工具。
近年来,何建行教授带领团队运用外周血cfDNA甲基化标志物、临床信息和影像学特征构建了肺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已得到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验证,准确率高达91%,有助于显著提高早期恶性肺结节的检出率,避免良性肺结节的过度诊疗。
“治疗早期肺癌,比治疗感冒还快!”这是何建行教授在业界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以前大家对于手术很恐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肿瘤中心逐渐从传统手术的大切口往微创、精准的方向发展,从泌尿科逐渐覆盖到普外科、外科。”何建行教授指出,如何理解手术的“微创”?这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做到手术过程中切口的微创、切除范围的精准,还要做到精准麻醉,从而使得患者尽快康复。
通过精益求精的治疗理念,在消除了患者对于手术本身恐惧后,何建行教授发现不少患者称穿刺要”痛过手术本身“。
为解决手术定位难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何建行教授团队基于“元宇宙”混合现实的思路,自主研发了一种具有混合现实效果的“无痛无创定位技术”,让医生变成“透视眼”,患者无需经历术前穿刺或支气管定位,就可以实现复杂、多发肺结节的精准切除。
至于哪些高危人群应该更为留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胸部肿瘤综合诊疗病区主任梁文华教授也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肺癌的发病率趋势仍在上升,将来新增很快会突破每年100万例。与其他的癌种相较,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愈后稍差。肺癌的高发年龄主要为40至74岁。肺癌较为典型的症状是持续咳嗽、咯血、胸痛等,发生转移时,患者也会出现腰痛、头痛等症状。
“不过,肺癌的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症状,只能通过体检发现。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胸部螺旋CT检查,及时发现一些非常小的病灶,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对它进行干预、阻断,从而取得治愈的效果。”梁文华教授对此补充。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通讯员 韩文青
网友看法
1、网友甘美之:和新冠有没有关系
2、网友冯贵州健康文摘:肺癌[发怒]
3、网友量子微辣:转发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么么鸟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