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新闻

专家:日本汽车产业正处于灰暗时刻

日产汽车的凋落---日本汽车的灰暗时刻

桥本隆则

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12月23日起正式讨论双方合并的细节,如果没有重大异议,合并进程已经难以阻止。

上周,当两者合并消息传出,日产汽车“跌跌不休”的股票突然在东京证券交易中心由跌转涨,而一向是日本投资者欢迎的优等生本田汽车股票却一路下跌。

很多日本经济评论家并不看好这次由日本官方背后推动的救济日产汽车的合并。

本田与日产的合并是日本汽车三大巨头中两大巨头的合并,纸面实力似乎是强强联手。再加上已经加入雷诺日产集团的三菱汽车,日产本田三菱三者合并就会成为日本汽车产业的巨无霸。

三者的全球汽车年产量大约是800万辆,并且从一般的油车,混动汽车,到新能源汽车都涉及,似乎这样的合并没有问题。

但是,日产汽车的前掌门人戈恩却认为两者(三者)合并是面对中国汽车崛起的绝望之举。而持相同想法的日本汽车专家,经济学家也大有人在。

名义上,日产,本田,三菱合并可以节省各自在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整合研发资源,市场资源,应对中国汽车的挑战。

但是,日产,本田的汽车销售市场高度重叠,主要市场就是中国与北美,现在这两个市场的销售都不理想,合并也难以带来预期的效果。

三菱汽车的主打市场在东南亚,这里不仅有日本其他品牌掣肘,更有新加入的中国汽车品牌的挑战,目前厮杀已经进入白热化。就算日产与本田加入,合并效果不会太明显。

过去日产汽车与雷诺的合并,日产与雷诺销售的客户对象,区域不同,这样日产才能起死回生,而现在,销售市场的高度重合,不仅不能带来合并效益,更有把本田拖入死局的可能。甚至,合并还会威胁到日产合资对象雷诺的市场地位,雷诺最后也会考虑放弃与日产的合作。

目前日产合资对象雷诺欢迎日产与本田的合并,但是,雷诺存入信托银行的约22%的日产股票,很有可能成为压垮这次合并的最后一根稻草。

笔者看来本次合并就是为了挽救日产汽车彻底倒闭的命运,也是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日本汽车制造业,而日产走到今天,日产自身,日本政府,日本汽车产业的结构性的问题都有。

以前专栏中已经提到过,日产汽车2024年上半年度(4-9月)的业绩,营业利润减少超过9成大约是14亿人民币。销售利润从5.6%降到0.5%。纯利润减少约9.5成,大约是9亿人民币。

已经发表的日产汽车业绩报告中,把日产危机归咎于,北美,中国,以及日本国内的销售低迷。特别在美国的销售,从上一年度的120亿人民币的盈利状态,下降到本年度2亿人民币的亏损状态。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日产亏损是由于与其他汽车公司在销售中的恶性竞争,过度的打折,回扣,以及对销售4S的奖励措施。

由于美国人在购买新车时一般会选择分期付款,个人需要承担其中的利息,而日产汽车为了扩展市场,甚至免去了购买者的汽车年息,这就等于再给汽车打了9折。

日产汽车这样作也是很无奈,因为在北美市场,日产没有像丰田汽车,韩国现代那样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吸引美国人的大型SUV,所以竞争力明显不够。

最终,日产汽车的新车销售吸引客户的手段只有打折,免息等,这就非常被动。

新车销售的过度打折也影响到日产汽车在北美的二手车市场,顾客对日产汽车的印象会很差。

1999年,日产汽车著名的系列蓝鸟汽车(在中国大陆第一个日产汽车广告就是蓝鸟汽车),因为在美国市场竞争不过丰田的凯美瑞,与本田的雅阁,当时也是采取打折吸引美国顾客的方式,最终,当年日产汽车宣布破产重组,与雷诺合作挽救危局。

很多日本官方背景评论家都认为,这次日产汽车的危局是挽救了1999年危机的前掌门人戈恩种下的恶果。

他上台后,日产汽车仅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忽视了混动汽车的研发,这样在美国市场,日产的混动汽车竞争不过其他先进入市场的对手。

笔者对于这样的观点并不以为然,所谓的混动汽车研发迟缓的问题并不是日产汽车的主要问题,而是日产汽车本身的弊端造成了这次的危机。

因为,当年戈恩提前布局的新能源车没有竞争过后发的中国汽车制造。

难怪,戈恩在评价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合并时认为,日产汽车是输在制造工厂的效率与制造产品的质量,而不是所谓的混动汽车的研发迟缓。

日产汽车宣布应对危机对策是,将在日产汽车集团全球裁减员工9000人,削减20%的产能,减少大约150亿人民币的固定资产。

在日本这样规模的裁减员工,将会造成数百亿人民币的亏损,所以,日产汽车下半年度的业绩肯定是亏损无疑。

有中国媒体询问笔者,这次日产危机,日本汽车与本田汽车的背景。笔者认为主要是“人祸”。

日产汽车经营管理层传统上对危机来临反应迟缓,也缺乏丰田汽车那样能够激发现场管理者能力的机制。

有人说日产汽车现在的掌门人内田社长以前是日产汽车中国法人代表,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过,应该有独立的决断能力。

这样的看法并不全面,日本汽车的掌门人都是被雇佣型,与丰田汽车的家族型掌门人不同,所以,利益利害观也不同。

雇佣型掌门人很多都是按部就班升迁,只要与上级搞好关系,业绩并不重要,经营决策主要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本部拿出计划就可以,经营出了问题,由日产本部来承担。

据熟悉内田社长的日产汽车高层透露,内田社长一直以来都缺乏决断能力。

日产汽车前任掌门人西川广人最大的业绩就是联合日本政府,采取“宫廷政变”的方式,在羽田机场逮捕了当时公司最高层戈恩,夺回对公司的控制权。

这场“宫廷政变”的背景就是,戈恩想把日产汽车由日本公司变为国际公司,这就有了日本资产外流危险。为了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日产高层中的日本干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高层联合,经过半年时间谋划,用“渎职罪”“滥用职权罪”“侵占公司财务罪”逮捕了戈恩,夺回了对日产汽车的控制权。

之后法国政府出面与安倍政权沟通,最终妥协结果,重新划定雷诺与日产汽车的控股比例,双方持股相当,而雷诺方面把多出的22%的股份存入信托公司,择机转让。

西川前社长的行为虽然为日本夺回对日产公司的控制权,但一直受到各方的诟病,就在“夺权”不到两年的2019年12月宣布辞职。

当时,日产汽车的公司外董事(6人委员会)推选新的社长,选出中国法人代表的内田成为日产汽车的新社长。

而笔者知道的是,这个委员会原来推选的候选人是日产汽车本部的高级董事的关润,也就是现在帮助富士康“操盘”收购雷诺多出22%股票的那位。

可是,这个推选被当时的大股东(44%股份)雷诺否定,最终“花落”内田,关润最终辞职离开日产。

据推测,雷诺之所以推荐内田,正是由于内田上台可以控制,雷诺可以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内田社长上台后,一直推行对日产汽车协作公司的管理,要求协作公司降低成本。因为戈恩时代的成功,就是倒逼日产协作公司降低成本,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戈恩离开,日产汽车各种固有关系重新聚集,公司原来的高级干部退休,高层的离职,以及各种姻亲关系的利用,日产汽车再次成为高成本的汽车公司,彻底否定戈恩时代的改革也成为日产汽车的“正确”。

戈恩时代,很多公司的事项都由其一人决断,现在为了防止出现第二个戈恩,对社长的各种决定权加以限制,这样日产汽车就出现该决定时不决定,不该决定时决定却很快推出的问题。

同时,日产公司也形成一种风气,一切决定由上级做出,自己等待执行就可以的等待之风,这种风气也拖慢了公司的各种决策的出台。

从2021年开始,日产汽车的新车研发,新车导入速度减缓,最终导致2024年的危机到来。

现在日产汽车宣布,新车的开发周期要减少到30个月,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感叹日产汽车缺乏危机感。因为丰田汽车的新车研发周期已经到了24个月。而中国国内很多汽车公司新车研发都达到了7个月,日产汽车怎么拼?

日产汽车新能源汽车研发时间长,投入量产时间慢,失去了最佳时机。

另一方面,混动汽车的开发也是如此,研发启动就迟,当美国出现混动汽车销售时机时,日产汽车还在内部步步推进,层层汇报请求上级决断。

现在经营的危机带来改变现状的呼声,日产汽车“中低层”员工要求改变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来自日产汽车内部的消息,借助与本田汽车合并,日产汽车将在2025年1月,全面改革公司的人事组织结构。

笔者的视角,日产公司高层的危机感不够强烈。公司经营不下去,还可以与本田公司合并,公司经营赤字,公司高层可以收入减半装装样子。

但是,就算干部收入减半,这样的收入在日本也是高收入。如内田社长宣布,因为经营不善,自己从11月起,干部报酬减半。

笔者调查,内田社长2024年干部报酬是3200万人民币,减半也有1600万人民币。其他日本汽车公司干部报酬,丰田公司是3100万人民币,本田公司是2190万人民币,日本汽车收入还是高。

日产汽车如果不能对内动刀,进行彻底改革,不但本田对日产汽车的合并会有更高的要求,而且目前与日产汽车合资的雷诺汽车也会有动作。

据传,雷诺汽车方已经与富士康方(关润)进行接触,一旦利益受损,会迅速出手22%存入信托银行的股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最后,日产汽车的危机,也是日本公司存在的“大公司”病的表现,公司越大经营决策也越困难,过去的三洋,夏普等公司都是类似,未来还有很多公司也会步入相同的道路。

原名:就算公司经营不善,日产汽车高层年收入也会超过1600万

网友看法

1、网友我才是磨剪子戗菜刀:我觉得这仅仅是日产开始,等轩逸开始真正走向滑坡,才是东风日产无限趋近于零的时候;等国产车在东南亚的工厂全部投产,才是日产末日的时候。

2、网友七零后的先生:日产那么大的一个跨国公司一个季度亏了几亿人民币,我们就感觉别个天塌了,我们随便拿个电车新势力一年亏几百个亿一天天还笑咪了的。

3、网友爱笑30865751:完了,以后没有合资车了,国产独大了

4、网友oopenn:这地球上蛋糕就那么大,我们多吃了,别人自然会少吃

5、网友浪迹天涯3333:从家电开始,到高铁,到造船,到手机,终于到汽车领域了

6、网友雨中的微火:中美在拼AI+IT,中国又将前两项再+传统产业,欧日韩都没有前两项,今后怎么搞?今天欧日韩出现的危机只是开始,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不过,好像德国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

7、网友終極泓:日本企业的合并,不看好,看看芯片企业,就知道未来的结果

8、网友蓝领啸啸声:卖给byd才能救日产

9、网友马斯洛:日本德国一样的问题,尾大不掉,最致命是没有互联网软件产业,想发力也无从发力。比如电车里最简单的车机系统,就是一块控制车子的平板电脑,日本别说做了,就是里面一个APP都做不好。更别说屏幕,导航,语音识别,大模型训练,激光雷达,智能驾驶了,新能源汽车是个系统工程,德国日本根本做不了,先天缺失。

10、网友一猫猫仙人一:日本工业完蛋了[黑脸]

11、网友sdescjuas:大众投资小鹏,群星投资零跑。本田把蔚来买了吧。算了,就算买了日本这文化也很难把蔚来融合进去。

12、网友乐天派衡水2x1:日系车不错的,很有特点

13、网友散人2627:尼桑

14、网友不凡晚风4OI:看懂车帝轩逸 销量不是挺好吗[捂脸]

15、网友南京庆哥LQP:日本汽车很难再翻身了!

16、网友夜听风雨声:弯道超车,快成功了!!!

17、网友竖起大耳朵:没觉得

18、网友Xxxxxxyyj:这才哪到哪儿,远没有到底。

19、网友轻装前行无所谓:哈哈,

20、网友wlzgf:[赞]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么么鸟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